Grace的帳務管理喜歡將大項目再拆成小項目,
這個方法可以讓我明確的知道每個月花錢的類別與部位。
收入的項目部分通常有薪資收入與理財收入這兩大項目,可是也因為許多行業的特性不同而有許多不同薪資的名目,而這些項目的薪資多是不確定的發給以及不確定的金額;像是在工作之餘有兼差的人則會有兼差的收入,有些產業除了薪資之外會再依照公司的營運而發放季的獎金或分紅,如是教師在教學收入以外有些還會有研討的補助金等。
過去Grace會將每個月的收入分成薪資收入與理財收入兩個大項目來記錄,但隨著收入來源越來越多元之後,如何讓自己清楚知道總收入的個別來源是哪個部位,又如何調整每項收入的比例,這是這幾年我一直在調整的方式。所以在紀錄時如果可以針對每個項目分別清楚的紀錄,則可以讓自己更能掌握每一個收入的流量。
薪資收入可以透過職能的提昇來增加,獎金收入多看的是公司收益的增加,所以固定的薪資收入Grace會用於在固定的支出與目標分配上,對於不確定的獎金收入,Grace會建議專款專用或專款專存,因為確定的支出不會因為不確定的獎金而造成不能支付的問題;而理財的收入也分成了較為確定的利息收入與生存金收入,但在理財收入與投資的部位也較為波動。
想在哪一個收入部位達標或超標,可以透過我們的安排及刻意創造,在時間上、金錢上、學習上面做為調整,還可以因為創造讓自己更有人生目標與追循的方向。例如 : 運用自己的興趣或能力創造薪資以外的收入,透過學習來增加自己在理財部分的投資收益,這都是在創造我們不同於以往只是被動等待企業主給予的薪水,也在創造我們的生財能力。
在支出的部分可以分成生活支出與理財支出,理財支出的部分在增加我們未來的資產,而生活支出的部分不外乎是我們生活中的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……等,我會將每個大項目分成多個子項目,透過大項目再細分成小項目,可以確保我們花的每塊錢是否合理,因為必要性的支出項目是少不了的,而非必要性的支出項目是可以依照每個人的預算調整或取捨的,在我們不小心消費過頭的時候,可以優先知道如何調整支出的部位;讓我們可以掌控我們的金錢,而不是被金錢所控制。
在Grace碰到的許多個案當中,餐食費用與治裝費用是多數家庭在支出中比較難以掌握的兩個部分,因為現在多為雙薪家庭所以下班後多外食、也喜好與朋友交誼,所以在餐費的部分也相對的占家庭支出的高比例,也碰到不少家庭每個月的餐費支出已經達到薪資的一半之多。
所以在這裡Grace建議需要將餐食的大項目分成小項目來看,三餐是必要的支出、但零食與飲料是非必要的費用,是在有餘時的小確性、而聚餐交誼的部分是需要但必須控制的娛樂支出;當碰到支出比例失衡的時候,建議大家可以先修正非必要支出的聚餐與娛樂費用,思考如何維持親戚朋友的溫度與熱度,但又可以控制在聚餐娛樂上的消費金額,達到Grace說的降低、維持、增加三部曲的運用。
有了關於記帳的雛型後,到底這些數字可以為我們做什麼?
我們可以透過數字,更清楚了解自己,了解自己的收入與支出偏重在什麼部位,了解我們支出的細項金額各別是多少,了解我們自己為什麼願意花錢在某些項目,了解我們的生活型態,也了解自己的理財習慣與理財性格。
透過設定、執行再修正,直到平衡我們的支出比例為止,當我們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收入與支出的細項偏重在什麼部位,以及細項的金額是多少,那我們將更能夠掌握自己的金錢,透過增加非工作收入來提早達成目標、控制非必要的消費來支付合理的支出、在預算之內可以享有原有的生活與休閒、更能夠透過增加收入來達成人生中想要的滿足。
Grace的小提醒 :
管好自己的帳本,就可以找到平衡生活的方法。
開始記帳掌握自己的財務,也邁向自己人生的藍圖。 需要財務諮詢的朋友們,歡迎留言給Grace,我將陪伴著妳開始規劃財務這條路。想諮詢
留言
張貼留言